黄强、男、四川绵阳
中共党员、1958.8.出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工会副主席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邮箱:sy-sj@xaut.edu.cn 或 syhuangqiang@163.com。
学习经历(本科起)、任职经历及社会兼职情况
1978—1982年在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水利系学习,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5—1987年、1992—1995年在西安理工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学习,先后获得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任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2001年任水利水电学院院党委书记;2006年起任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现为西安理工大学水文水资源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水利工程组成员、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电网与清洁能源》副主编、《人民黄河》、《西安理工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西安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出版社“全国高等院校校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审编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教学和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从事水库优化调度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水库水电站最优开发规划、流域和区域水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系统管理和风险分析、水文模型研究、以及洪、旱灾害预报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专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项目6项、“九五”重点攻关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在中国科学(E辑)、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18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3项。现已培养研究生共190人,其中博士生90余人,硕士生120余人,已毕业博士60余人,硕士100余人,指导的博士生2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从教30年来,曾先后主讲“水能利用”、“水利水能规划”等9门课程。培养博士、硕士150余人;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3项,陕西省特等奖3项;指导博士2次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工程硕士获“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称号。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其中“陕西省21世纪水利水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面向西部 突出实践 构建水利水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平台”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是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的负责人之一。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水能利用》,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代表性荣誉、著作介绍
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多次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导师、校级优秀教师、党务工作者和先进科技工作者。
出版专著9部:(1)黄强、沈晋著,黄河干流水库联合调度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2)黄强参编专著,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和优化调度,人民黄河出版社,1997.8;(3)徐晨光,刘晓黎,黄强,赵麦换编著,水电站经济运行理论及算法实现,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1, ISBN7-80734-041-X/TV.499;(4)畅明琦,黄强著,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1,ISBN7-5084-4152-4;(5)陈南祥、徐建新、黄强著,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及合理配量的理论与实践,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6,ISBN978-7-80734-211-3/TV-504;(6)黄强、畅建霞著,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8,ISBN978-7-5084-4557-1;(7)黄强,乔西现,刘晓黎,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3,ISBN978-7-5084-5338-5;(8)黄强,赵雪花等编著,河川径流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理论与方法,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5,ISBN978-7-80734-464-3;(9)李彦彬、黄强,徐建新等编著,河川径流混沌特征及预测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4,ISBN978-7-5084-8515-7。